时代的拷问——重读忻东旺 || 《美术观察》■杨俊芳

 2021-08-31 12:21:58  来源:拓跋氏  编辑:同小新  关注热度:

9月1日,“时代肖像——忻东旺艺术作品展” 即将于大同市美术馆开馆首展之际隆重启幕。这是继忻东旺2018年于山西博物院“回乡——忻东旺的艺术人生”展之后的又一次归乡之旅,正如忻东旺的妻子张宏芳女士所言:“这个展览如远行归来的孩子扑向母亲的怀抱,没有任何迟疑,甚至来不及忐忑。 东旺在大同十年,是他成家立业、为师为父的起点。人,生死都想回家,家,华丽与简陋都是锚定身心的港湾,始终有爱与希望的源泉,叫人想要靠近,想要依偎。”

忻东旺作为中国当代新写实油画的代表人物,从河北到山西,从天津再到北京,从一位青年画家到获得第十届全国美展的油画金奖,成长为中国现当代油画的一面旗帜和领军人物,大同是他生命旅程和艺术征程中重要的一站,从《诚城》到《多云转晴》,忻东旺从大同踏上了他艺术成长的快车道。

在大同市美术馆开馆启幕之际,重温忻东旺作品的生命历程与艺术成就,分享一篇《美术观察》发表的艺术评论《时代的拷问——重读忻东旺作品》,一起探触忻东旺灵魂的温度和艺术的高度。

时代的拷问

——重读忻东旺作品

杨俊芳

徐冰的《蜻蜓之眼》一经展出,几乎所有人被这种时代的真实感震撼了。那些真实的存在,在徐冰的“复眼”下,变成一种反思和内观。这使我想起已故画家忻东旺的“时代表情”,那个用人类的眼睛看到的中国,徐冰的《蜻蜓之眼》是生命和哲学之眼看到的中国,像是忻东旺的升级版,我们不妨重读一下忻东旺那粗糙的、宗教般的时代拷问。

1人间故土——最后的田园牧歌

忻东旺出生于1963年,河北省康保县一个叫忻家坊的小村庄,在其有限的人生里身份不断变化。农民、城市的零时工、大学生、教师、大学教授、艺术家。这些身份的变化浓缩着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忻东旺17至25岁的作品,充满了田园牧歌般淳朴的乡村记忆。如1989年创作的《故乡的碑》《回声》《根儿》,1991年创作的 《山窝窝》和1992年创作的《晌》。北方农村是植根在忻东旺心灵深处永远的故乡,这种对故土的怀恋,温暖着画家生命的梦境。

2迁徙中的挣扎与裂变

如果忻东旺就停留在对故乡的怀念与赞美之上就无法蜕变成艺术家。当许多走出土地的农民大学生满怀优越地回忆农村时,田园牧歌般的农村正在时代的变革中解体。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开土地,在改革的洪流巨浪中涌向城市。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让整个世界躁动不安。大学毕业留在城市成为一名教师的忻东旺,以他敏锐的视觉和意识触摸到时代表情。20世纪90年代后期,忻东旺以饱满的热情记录了城乡巨变中那些寄居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和农民大学生。1995年取材于火车站流动人口的《诚城》,1996年的《多云转晴》《客》,1997年的《适度兴奋》,忻东旺用直观、粗简、水泥般的笔触勾勒出了20世纪90年代青壮年农民的城市处境,激情而卑微、茫然而局促、自卑又兴奋、渴望而焦虑。

[注:《诚城》《多云转晴》《客》三幅作品都是在大同完成的。]

 

《适度兴奋》1997 140cm×120cm

忻东旺的作品不仅是对底层劳动者的讴歌和赞美,更多的是一种悲悯和尊重,作品中充满对时代的反观与拷问,在日益庞大的城市中,这群没有城市户口的一线建设者经历着城乡的双重疼痛。忻东旺将这种来自于生存的疼痛捕捉在他的画面上,于疼痛中获得重生。他在2013年的日记中写道:“我的艺术始终尊重自己的生命感受和文化使命,时代变革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民族的病痛,但我从不传达绝望。”

忻东旺把自己的觉醒与民族文化担当用刀耕火种的绘画方式涂抹在农民工的额头、脊梁、脚趾上,或悬挂在高楼大厦的水泥钢筋间。2004年的《早点》、2005年的《装修》、2009年的《消夏》等作品,用意识化的图像还建设者以自我和尊严。街头的油条摊,霓虹灯下的夜市,拥挤的火车站,走进象牙塔的大学生,坐进写字楼的白领,这一群又一群不同年龄的农民工,构筑着一个真实的中国,仿佛是徐冰《蜻蜓之眼》的前奏和雏形。没有刻意的美化,于寂静的审视和反思中裂变升华。

3回归与融合

“家乡在我心中是辽阔的徘徊,是孤寂的争吵,是同族的泯仇,是邻里的亲睦……”忻东旺对故乡和家园产生了新的理解和质问。城市在膨胀,农村被架空,乡村在一层层凋谢,忻东旺记忆中的故乡在渐渐消失。一个更长跨度的中国在忻东旺的笔下逐渐成型。

忻东旺渴望从精神上找回自己的家园,找回中国的家园,在中华文明的血脉里寻找着民族的灵魂。忻东旺在回答贾方舟的采访时说到“一个人的艺术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他脚下的土壤”,此时的忻东旺思考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人类的教养。

忻东旺2009年后的作品中,笔下的肖像写生,已不再是对一群人的悲悯,而是对世界的思辨,民族和文化的探索与表达。面对自己的土壤,表达更宽泛意义上的中国。不仅有了中外思想的碰撞,也有了古今文化的融合。他的技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的厚重涂抹转化为民族风格浓郁的“轻描淡写”。从2012年的《父子兵》《伍》《徒》《古风堂》《古玩》《庄严》《威武》到2013年的《夫妻》《团队》等一系列作品,运用中国古代壁画和雕塑的语言,用西方的材料表达着他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忻东旺如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一样在文化的隧道里给养着自己的灵魂和信仰。在他最后谢幕的庄严里,用“超图像”的语言实践了他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考量。

《古风堂》2012 380cm×260cm

我意不是要颠覆已有的学院写实体系,而是希望在西化的造型训练中,注入中国意象精神的基因,使中国的写实艺术身心健康,而营养品就是那些散落在中华大地的古代遗存。

——忻东旺

时代肖像——忻东旺艺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1年9月1日—10月31日

展览地点:大同市美术馆2号厅

策展人:彭锋

学术主持:杭侃

展览顾问:杨玲

策展助理:高射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5&id=19569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展览预告】“悦象澄怀”——叶西林 王丽娜师生画展即将在美术馆开展

【展览预告】“悦象澄怀”——叶西林 王丽娜师...

3月5日,悦象澄怀——叶西林 王丽娜师生画展将于大同市美术馆2号厅正式开展。 序 丹青赋彩,春光涵香。叶西林、王丽娜师生悦象澄怀画展今天在大同美术馆隆重展出了。西林先生年开耄耋,近...更多

2023-03-03 20:57:18
活动预告 丨 大同市图书馆2月26日平城讲坛

活动预告 丨 大同市图书馆2月26日平城讲坛

大同市图书馆张德富,中国广播艺术团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此后作为公派访问学者赴西班牙马德里高等声乐学院深造更多

2023-02-22 20:43:00
焦作某干部工作群误发“不雅信息”,态度猖狂毁三观,官方有回应

焦作某干部工作群误发“不雅信息”,态度猖狂毁...

公务员岗位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吃皇粮的存在,这也是工作稳定有保障的主要原因,但背后真正的用意是为了让公务员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为人民服务,造福百姓做出更多的贡献。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更多

2023-02-22 10:24:07
2022山西考古重要发现,大同两项入围

2022山西考古重要发现,大同两项入围

近日,2022年度山西重要考古发现入围项目公布,全省共有12个考古项目入围,& 160;我市有大同云州吉家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同平城智家堡唐代墓地入列。更多

2023-02-14 20:05:18

媒体评烟花爆竹“禁燃令” 丨给“禁燃令”松绑...

 春节将至,多地网友呼吁为烟花爆竹禁燃令松绑。其中山东两地明确过年可燃放烟花爆竹的消息尤其引人关注。但经查实,山东东...更多

2023-01-04 10:59:40

平城区招聘公益性岗位拟录用人员名单公示

平城区招聘公益性岗位拟录用人员名单公示更多

2022-12-06 11:47:33

8月8日“全民健身日”大同体育中心场馆免费开放...

2009年起每年8月8日被定为全民健身日既是为了纪念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也是为了倡导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加体育健身运动今年8月8...更多

2022-08-07 13:00:33

御河生态园即将北延!大同御西片区北部地区最新...

大同市中心城区YX-04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H-07、H-08地块编制方案公示(控规公示2022017号)规划背景为了进一步完善控制性详细...更多

2022-08-05 12:28:24

2022全国城市排名!运城重回三线,大同位列…

在构成城市的各项要素中,商业活动是城市之所以建立和繁荣的根基。近日,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了《2022城市商业魅...更多

2022-08-05 12:26:45

大同公交潭瀑峡景区旅游专线开通

为了实现大同市区向周边旅游观光景点公交线路的覆盖,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旅游需求,我公司将于8月7日起开通去往潭瀑峡景区...更多

2022-08-05 12: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