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

“铁帚”扫出一片蓝天要摘掉污染“黑帽子”

&nbsp&nbsp&nbsp家住雁塔南街、89岁高龄的温和清大爷喜好清晨出来走走,对空气质量特别敏感。十多年前,他从生态县右玉搬来大同居住,对这里的空气极为不适。近一时期,温大爷感触颇深地说,大同的空气变好了。同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们都有这种感受,尤其在冬季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蓝蓝的天让人们舒心了不少。
&nbsp&nbsp&nbsp&nbsp这是人的感观反应,而分布在城市不同处的空气质量监测点反馈回的数据也都印证了这一点:截至9月13日,城市二级以上天数达199天,去年同期仅有166天。更让人欣慰的是,今年9个多月里,一级天数就有38天,仅8月一个月就有一级天数26天,而在2003年全年仅有两天。
&nbsp&nbsp&nbsp&nbsp城市空气质量的好坏以级别来反映,城市污染程度以全年好坏天数来考核,在这种科学手段监测下,相对于我们这个能源重化工基地背景下的重污染城市来说,每增加一天二级以上好天气都要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努力。从2002年开始治理污染点源至今,一座座烟囱被拆除,一家家饭店装上了油烟净化装置。就是经过这样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二级以上好天气从2001年的49天增长到2006年的239天的骄人成绩。
&nbsp&nbsp&nbsp&nbsp面对成绩,市委、市政府没有沾沾自喜,在经过与其它兄弟市横向比对后,忧患意识更浓,紧迫感和主动性更强。今年全市借全省“蓝天碧水工程”全面推进的东风,立下“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摘除戴在我们头上4年的污染“黑帽子”。一个由市长挂帅,市发改委、经委、公安、工商、环保、林业、农业、水务等部门组成的战斗方队披挂上阵,主攻点是城市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主抓问题是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整治。
&nbsp&nbsp&nbsp&nbsp多部门联手形成重拳,对一个个在多次环保专项整治中遗留下的老大难问题进行各个击破,是今年环境治理的特点。从4月23日到5月23日一个月里,环保、公安、武警等部门联手行动,对市政府有关拆除餐饮、洗浴等单位2吨以下燃煤锅炉、茶炉自拆不力的进行强拆,一下就拆除了161台污染锅炉,这在历年集中行动中是用时最短、拆除数量最多、完成效率最高的一次。如果按期实现对150台困难单位燃煤锅炉的改造,加上对进入集中管网的51台采暖锅炉的拆除和南郊区拆除的26台,今年将有388台锅炉或拆或使用清洁燃料。
&nbsp&nbsp&nbsp&nbsp这只是对其中一项污染点源的治理。今年全市铺开的对水泥、钢铁、化工行业的重点污染炉的关停,对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硫治理,对燃煤大灶和街头烧烤反弹治理,对市区周边扬尘治理等,都在同步进行,其力度都要胜过往年。在如此努力下,市环保局负责人自信地说,如果不出现因自然现象产生的意外,今年,我市二级以上好天数可以上到280(超省定任务32天)天,努力争取290天。如果按期实现综合污染指数目标降到2.6以下,年底退出污染严重城市前10名,摘掉污染“黑帽子”是非常有希望的。
&nbsp&nbsp&nbsp&nbsp全市总动员,全民齐动手,我们城市的天会更蓝,空气会更好。&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