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

这危房还得住多久 振华南街47号楼楼体裂缝越来越多

&nbsp&nbsp&nbsp&nbsp本报讯&nbsp(记者&nbsp&nbsp薄宏林)&nbsp“我们居住的单元楼楼体裂缝逐年增多,住在这里的危房里,成天让人提心吊胆。”15日,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现场,振华南街47号楼住户向消协投诉,困扰了他们10多年的危房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
&nbsp&nbsp&nbsp&nbsp振华南街47号楼于1988年建造,属砖混结构,从1989年开始,部分住户陆续迁入新居。不久,部分居民就发现室内墙体出现小裂缝,人们起初没在意,但后来却发现墙体裂缝不仅变宽,而且裂缝遍布室内墙体。据一位殷姓先生讲,他1989年入住新房,入住的第二年就发现卧室门无法关合,继而又发现卧室窗台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之后,47号楼的其他单元住户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住户们便怀疑房子存在质量问题。几年间,他们曾多次找市城市建设开发公司,但事情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
&nbsp&nbsp&nbsp&nbsp15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振华南街采访,在居民指引下,记者看到47号楼外墙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三、四单元楼道横梁等处的裂缝更是随处可见,其中三单元一住户的卧室窗口用四根碗口粗的铁柱子支撑着。在采访中,居民们向记者出示了2006年10月27日市房产管理局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出具的《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关于47号楼的鉴定结论里写道:“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nbsp&nbsp&nbsp&nbsp对此事,市城市建设开发公司有关负责人称,47号楼不存在质量问题。他说,1989年“大阳”地震后,小区39号楼最先出现裂缝,他们立即对该楼进行了3次不同方案的加固,但未能控制房屋裂缝的发展。从1989年至1994年,36号楼、47号楼等陆续出现墙体、基础裂缝,后经相关部门现场勘探、技术分析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受地裂缝带影响所致。对于居民反映的47号楼存在的问题,她们也向相关部门反映过,希望能得到尽快解决。&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