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市工业战线实施“6656”工程的最后一年,我市能否如期完成已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此来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有关人士指出,要高度关注当前制约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四大因素,采取过硬措施解决矛盾,如此,才能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其一,今年,国家取消了煤炭行业“订货会”,改革了订货方式,虽然一段时间内原煤价格得到进一步提升,但随着全国煤矿在建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煤炭产能的集中释放,尤其是国家在2006年9月取消煤炭出口退税的基础上,2006年11月又开始对煤炭加征5%的出口关税,这使得国内煤炭供需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从而也可能会使2007年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新的变化,煤价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甚至是持平。
    其二,电力行业随着2006年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目前,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6.22亿千瓦。大批电源点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使得全国电力供需紧张局面进一步走向缓和。2006年我市新增发电总装机容量33.5万千瓦,因此,预计2007年的发电机组全年累计利用小时会有进一步的减少,我市各大发电企业出力不足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其三,增长方式粗放,节能降耗任务艰巨。我市工业产品多数为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设备、工艺相对落后,能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冶金行业中的高耗能企业此类问题尤为突出,仅用电量一项,全市40余户高耗能企业生产用电就占全市工业用电的75%左右,企业还普遍存在节能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节能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省政府下达我市“十一五”时期节能降耗的总目标为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7%,年均下降6.1%,分解到二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十一五”期间要下降29%,任务艰巨,迫在眉睫,亟待处理好生产效益与节能降耗的关系。
    其四,部分重点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工业经济增长压力加大。我市的经济增长基本是以投资拉动为主,投资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大约是1∶0.8。受去年下半年国家相继出台的10余个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影响,我市出现了项目审批严格,企业融资困难,投资成本上升等问题,投资增速回落。2006年,全市工业完成投资85.66亿元,同比下降10.7%,占全市总投资的53.5%。受此影响,我市工业新开工项目减少,项目带动作用不强,项目对工业经济的增量拉动作用减弱。
    鉴于此,市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当前工业战线要抓住国家、省的各种政策机遇,针对存在的制约因素,突出抓好煤炭行业的集约发展,煤化工、电力、冶金行业的壮大发展以及装备制造业、医药工业、新型建材业的高标准高科技化发展,同时要加快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快园区建设。要特别重视打好项目攻坚战,全程跟踪管理,协调服务,严格考核,以工业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如期、提前投产达产,来保证“6656”工程目标的全面实现。(本报记者 李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