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

小小银针巧回春——记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王文琴

&nbsp&nbsp&nbsp&nbsp针灸,是中华传统医学的瑰宝。一根小小的银针,沿着人体的特定部位扎下去,就可以将许多疑难杂症根除。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王文琴凭着精湛的医术和独特的针灸技术,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nbsp&nbsp&nbsp&nbsp40岁的女患者王玉莲,患直肠乙状结肠炎两年,面容憔悴,极度消瘦,痛苦不堪,曾到多家医院求医,但每次治疗后不多时就“旧病复发”,每天为频频上厕所所累,身心俱疲。王文琴经过认真检查后,为她确定了气海、关元、天枢等为主的一组针灸处方,之后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恢复了健康,排便趋于正常。在治疗期间体重增了三斤。一年后回访,她的病再未犯,体重也已恢复到未发病时的120斤。

&nbsp&nbsp&nbsp&nbsp王文琴是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兼任山西省针灸学会理事。她1989年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针灸研究与临床工作。1996年作为大同市首批跨世纪人才之一,王文琴被医院选送外出学习两年,其中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进修期间,师从针灸名家石学敏、鲍家铸、杨兆钢等几位教授学习,针灸技术日臻完善,针灸水平显著提高。之后,王文琴在我市率先开展了针灸治疗胃肠病、雷诺氏病、血管运动性鼻炎等新技术,大大拓展了针灸的治疗范围。特别是她对难治性面瘫和神经血管性头痛大胆进行探索,取得了新的突破,并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nbsp&nbsp&nbsp&nbsp说起针灸,许多患者往往有畏惧心理,觉得那么长的一根针,扎下去会很痛。可在王文琴的针下,患者却基本感觉不到疼痛。她采用的针刺手法轻捷、稳准、精练,针感舒适,疗效显著,让人能够很好地接受。36岁的女患者龚晓丽,患神经血管性头痛3年,近半年病情加重,每次发作,头痛欲裂,并伴有失眠、恶心,不时呕吐。王文琴选用风池、百会、四神聪、头维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同时施用多种针灸手法,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交替捻转每一针。半小时后,&nbsp疼痛大减,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消失。经过三次治疗后,所有症状全部消失。为巩固疗效患者要求再针5次,此后,再未复发。

&nbsp&nbsp&nbsp&nbsp多年的临床工作使王文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针灸为主、理疗、中西药结合为辅的综合治疗手段已成为她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拿手方法。她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多篇被评为优秀论文。她还带出了一大批进修生、实习生,其中还有不少外国留学生。

&nbsp&nbsp&nbsp&nbsp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针灸领域,王文琴自感有许多东西要摸索,有许多病症要征服。她用一根根小小的银针,不断地续写着祖国传统医学的神奇,也不断地书写着自己精彩的人生。&nbsp刘培现&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