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机车高级技工学校立足就业办学纪实
    大同机车高级技工学校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发展之路,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办学成绩。学校由10年前在校生仅300多人的办学低谷,跃升到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6000余人的办学规模,每年的招生人数近2000名。
    作为一所办学历史长达50年的企业学校,大同机车高级技工学校曾有过办学的兴盛时期。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办学管理体制受到了巨大冲击。2005年,该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工一道更新观念,调整思路,自力更生,自主办学。针对近年来市场对机械类技术工人需求量增大的趋势,学校在办好传统专业(车、钳、铆、铸、锻)的同时,增设了电工、计算机、汽车修理、焊工、数控机床、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物流管理等专业。在开办中级技工班的同时,开设了相应专业的高级技工班和技师班。这一举措有效地改善了学校的生源状况,扭转了办学的被动局面。
    2005年以来,该校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采取由承建方垫资的办法,建起了建筑面积10825平方米的教学实训楼和学生公寓楼,投资总额达828万元。他们将大同机车公司一些淘汰闲置的机床和其它设备充实到学校加以利用,同时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增创收入,购置了价值500万元的实习培训设备。寒暑假期间,组织师生自己动手制作课桌椅、床铺、体育器械等近3000套,从而使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上,该校确立了文化课为技术基础课服务、技术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生产实习课服务的原则,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学生在操作台上课,边听边看边练习。为了弥补校内教学设备简易、单一的不足,缩小实习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的差距, 他们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定期把学生带到大同机车公司、机车实业公司、大齿集团、大同银河钢结构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现场教学和生产性实习。由于注重实践教学,该校学生的职业技能过硬,在各种技能大赛中屡屡获奖。 
    在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他们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 该校的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却被提前“预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一些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 解中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