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

树立科学稳定观 以可持续稳定保障可持续发展

——大同市委书记、市综治委主任丰立祥访谈录

核心观点

丰立祥:科学稳定观,是科学发展观在稳定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是按照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妥善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统筹抓好硬道理和硬任务,着力推进表达诉求秩序化、解决问题效能化,化堵为疏,化疏为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目标的稳定观。树立科学稳定观,要求立足全局看稳定,跳出稳定抓稳定,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在大发展中实现有秩序、可持续的大稳定。
编者按

我市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的实践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联系实际,大力更新稳定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树立科学稳定观,以可持续稳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最近出版的《山西政法》杂志刊登了记者就此对市委书记、市综治委主任丰立祥的专访。丰立祥书记在专访中系统阐述了稳定工作的内涵,回答了关于我市以可持续稳定保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对我市近年来的维护稳定工作作了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对于我市协调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维护社会政治大局持续平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报今日特全文转载这篇专访,以飨读者。
(一)

问:近年来,大同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硬道理和硬任务紧紧抓在手上,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发展”的要求,积极进取,奋力开拓,以极大的魄力和勇气全力实施转型发展、绿色崛起战略,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古城修复保护工程等工作,仅城市拆迁一项去年就已经完成150多万平方米,涉拆涉迁单位和住户10000多家。这样的大举动、大措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进步的同时,必然会触动诸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引发难以预期的不稳定因素。但是,大同市很好地处理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大发展中保持了大稳定。您能谈谈大同市在稳定工作方面的总体思路吗?
倡导科学稳定观
实现有秩序、可持续的科学稳定

丰立祥:周永康同志在我省扎实推进“三个发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关键时刻,深入我省进行调研考察,对“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的辩证关系作出深刻阐述,对“统筹抓好硬道理和硬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使我省干部群众受到巨大的鼓舞与鞭策。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君要求把周永康同志的指示精神在全省干部群众和政法干警中传达好,落实好。大同市作为首都“护城河”的北大门,作为全国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国稳定与发展的大局中所处的位置十分重要,担当的使命非常重大。众所周知,大同市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历史欠账和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发展和稳定都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富裕一方,振兴一方,必须稳定一方。我们在周永康同志指示精神的激励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创新稳定观念,把稳定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统筹、来谋划,在全市上下着力倡导一种科学的稳定观。具体说来,树立科学稳定观就是按照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宗旨,妥善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统筹抓好硬道理与硬任务,立足于从源头上解决稳定中的问题,着力建立表达诉求秩序化、解决问题效能化的工作机制,化堵为疏,化疏为和;大力推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综治例会制度,排查靠前,化解在先,预防为主,打防结合,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消除不稳定因素,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目标的稳定。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当前,我们要求广大干部群众、各级各部门和全市政法机关,要胸怀全局,着眼长远,跳出稳定看稳定,跳出稳定抓稳定,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努力在大发展中实现有秩序、可持续的大稳定。
(二)

问:树立科学稳定观,实现可持续的科学稳定,是稳定理念的创新。您认为实现这一理念关键是要从哪里入手来抓?
实现有秩序、可持续的科学稳定
必须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把总钥匙

丰立祥: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中的问题要通过发展来解决,稳定中的一些问题也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少问题是由于发展不好、不快、不协调造成的。解决稳定中的问题,必须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把“总钥匙”。只有发展好了,发展科学了,矛盾隐患才会减少,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和谐稳定。结合大同实际而言,一是要抓好当前的发展,二是要抓好长远的发展。从当前来看,我市受金融危机影响,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步履维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劳资劳务纠纷不断增多,企业关闭破产,下岗失业人员难以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去务工机会,股市房市投资受损,高校毕业生难以就业……一些人生活困难,心理失衡,不满情绪蔓延滋长,都会引发不稳定因素。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高度关注当前形势,按照中央和省里要求,把“保增长、促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在困境中奋力崛起,不断扩大就业渠道,大力提振群众信心。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财政收入增长8%,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让人民群众在困境中看到机遇,在困难中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从长远来看,大同市作为国家重要的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目前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难等突出问题,社会矛盾纠纷复杂,不稳定因素增加。解决大同的问题,必须把长远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我们着力实施大集团、大项目战略,成功推进以中国重汽集团与大同齿轮厂的战略重组、冀东水泥集团与大同水泥厂的收购兼并为代表的多项重点项目,有力地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优化了国有企业资产,解决了一大批产业职工的生计问题;我们着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古城修复保护工程,筹集30亿元资金展开规模空前的城市建设改造工程,完成云冈景区的综合整治和30多公里城市道路改扩建等任务,城市面貌为之一新,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仅去年就解决困难居民住房25万平方米,安置居民2355户;我们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打造特色农业基地,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成全国最大的肉制品企业雨润集团百万头生猪屠宰项目落地,大力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着力从长远上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我市大量矛盾纠纷通过发展得以化解,大量不稳定因素在发展中得以消除。我们力争在2008年奥运安保期间社会政治大局保持持续稳定的良好基础上,再接再厉,不断夯实稳定根基,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统筹好、谋划好、推动好,让大同人民在向宜居、魅力、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迈进的过程中享受发展,享受和谐,享受稳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