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郝军)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重点工程建设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抓手和全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强化领导,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市发改委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至7月底,全市省、市、县三级重点工程已完成投资201.8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9.59%;1~6月份,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54.2%,在全省各市位列第二。
年初,我市共确定省、市、县三级重点工程182项,总投资达841.1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38.76亿元。为了确保各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重点工程建设的决定》,成立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领导组,并下发了《市县两级党政领导联系重点工程责任制的通知》,明确规定,市、县两级领导每人都必须联系负责一批重点工程项目,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察、约谈、现场办公的形式,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督促和指导。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市委书记丰立祥多次深入重点工程项目单位和各县区调研指导,督促推进,现场协调解决工程建设遇到的挡手难题。市委副书记、市长耿彦波身体力行,上阵督战,经常深入各重点工程建设工地检查指导,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市纪检监察部门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璋为总召集人,全市17个部门直接参与的大同市重点工程建设监督检查联席会议组织领导机构,负责全市重点工程建设监督检查重大事项的决策部署和落实。组织部门对承担重点工程项目的市直主管部门、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和驻同企业加强考核检查,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对县区和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对驻同企业单位工作评价的重要依据。市、县各有关部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对重点工程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凡是涉及审批的事项均集中受理、分别承办、限时办结,确保重点工程项目尽快落地生“金”。
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据统计,截至7月底,总投资512.93亿元的26个省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25个,完成投资94.5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4.33%;总投资274.92亿元的57个市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52个,完成投资95.2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7.66%。总投资53.26亿元的99个县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2.0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0.31%。
在加快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我市还采取积极措施,不遗余力地扩大招商引资,运作大项目、好项目,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推进大调产、大转型,全力做好总投资达1122.88亿元的97个前期项目的推进工作。特别是一批重大战略性项目的前期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总投资300亿元的同煤集团与中海油发展煤基清洁能源合作项目已正式启动;江苏雨润集团投资38亿元的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在中博会签约;江苏雨润集团投资2亿元的百万头生猪屠宰线落实;中华煤气公司投资5.6亿元开发的100万吨油母页岩转化常规油项目的中试已完成,正转向生产;华润风电、长安汽车、丹麦嘉仕伯啤酒等一批引进合作项目正在洽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