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预防的工作条件在国内已经成熟,作为全国首个预防腐败局,甘肃省的反腐试验和国家局一致,但看不到制度上的创新。
专家说,将惩治腐败的关口前移,是高效廉洁运行的重要举措。
时代周报记者 王鹏 发自甘肃兰州
甘肃省职工大厦3楼办公区显得有几分陈旧,在门廊靠里的办公室内,干燥而闷热。
这是甘肃省预防腐败局的办公地点,至今还没有来得及收拾。自3月1日预防腐败局成立以来,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直很忙。记者从省检察厅了解到,作为全国首个省级预防腐败局,甘肃省纪委、检察厅、预防腐败局三位一体,同一套领导班子。
建立预防腐败局是甘肃响应国家建立健全反腐、监督体系的步骤和举措。“反映了甘肃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反腐工作,在工作中加大了力度,是党和政府反腐观念的一个转变。”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张新平教授介绍,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反腐工作主要以治标为主;90年代,强调反腐工作由治标向治本转变,十六大之后,党和政府注重预防,明确最终要建立惩防并举的反腐体系。
张新平认为是三个方面的原因促成了预防腐败局的建立。第一是5·12大地震,甘肃是第二大灾区,灾后重建的任务重;第二,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问题比较复杂;第三是发生在2008年11月17日的“陇南事件”。
“将惩治腐败的关口前移,是高效廉洁运行的重要举措,很有必要。”张新平说,反腐既是党的工作,也是政府的工作,预防腐败对建立和谐社会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很高兴,这说明甘肃的领导认识到了。”退休干部、原甘肃省省委常委韩正卿说,“甘肃是一个穷省,每一分钱都要花到应该花的地方上。”
从源头抓腐败
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于2007年,之后,地方预防腐败局的运行开始筹备。甘肃省预防腐败局的一位负责人称,在国家预防腐败局工作体制成熟的条件下,各地开始筹划设立省级预防腐败局。他认为预防腐败工作在国内已经很成熟了。“甘肃预防腐败局的职责和国家预防腐败局的职责基本一致,目前还看不到制度上的创新。”
2008年6月6日,甘肃召开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电视电话会议,省委副书记刘伟平称,要进一步推进治本抓源头工作。
随即,甘肃省被中央纪委、国家预防腐败局批准为全国预防腐败工作试点省份。
去年8月,韩正卿和甘肃省纪委书记蒋文兰通了电话,之后两人约定了时间,就反腐工作谈了一个上午。“主要谈了两个问题,第一是预防腐败,第二是加大正面宣传。”
今年2月13日,甘肃省预防腐败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在兰州召开,对全省预防腐败试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甘肃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蒋文兰谈到,要科学系统规划,抓好重点任务的落实;要以18个试点项目为重点任务,分阶段、分批次推进,以点带面、逐步推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力求在预防腐败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上、在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问题上、在整合预防腐败力量上取得突破。
韩正卿,历任乡党委书记、县委书记、地委书记、甘肃省委常委,原“引大入秦”工程总指挥、党委书记,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在甘肃工作了60年。听到3月1日甘肃省预防腐败局成立的消息,已经76岁的韩正卿显得非常高兴。“非常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刚刚做过手术的他有些兴奋,“建国以来,(反腐工作)年年干,年年抓,年年有。改革后,经济发展很快,官员腐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次中央找到了一个治本的办法,就是从源头来抓,很高兴。”
“成立预防腐败局的意义不一样。预防比‘双规’好,符合《宪法》,‘双规’《宪法》中没有。要以预防为主,不要随便整,整多了对谁都不好。当有人反映谁有问题的时候,就找他谈话,到底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是别人陷害的,你就接着大胆地干;有小问题的,给他敲个警钟,赶快改了;违纪的‘双规’起来;违法的就交给检察厅来处理。” 韩正卿说。
“70岁以上的干部腐败的有,但是少,因为参加过历年来的经济运动,如‘三反’、‘五反’、‘新三反’等;50多岁犯错误的人很多,这些人孔孟思想没有,毛泽东思想没有,钻钱的思想有。”韩正卿认为现在在网络中长大的新一代更难有思想底线。“一张白纸,就看怎么画了。社会是一个大染缸,遇黄则黄,遇红则红。”
腐败如何预防
甘肃省省长徐守盛在3月1日的预防腐败局成立大会上介绍,甘肃省预防腐败局将负责全省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检查指导等工作。同时,承担全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预防腐败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张新平认为,预防腐败要从3个方面来做文章。第一个是思想教育;第二是预防腐败的制度建设,如官员财产公示,银行的电子化、实名制等;第三是技术设施的完善。这是制度运行的基础。
对于预防腐败应该怎么来做,从政多年的韩正卿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俗语人心不足蛇吞象,腐败如抽大麻一样,进去了就再也出不来了。谈预防,思想教育为第一,古代的相关教育很多……己不正焉能正人,首先是各级一把手的教育。在制度建设上,一把手不能随便批条子,按管理办法来,该谁的工作谁干。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建档案,不管多少年,出了问题还找他,管死,管严。还有,提倡廉洁奉公,克己服人,为人民服务。媒体以正面宣传为主,要多宣传先进的东西,历代王朝都有清官也有贪官,正面的宣传多了,人就跟着学正面。思想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将预防腐败对准大型工程,无疑是工作的一个重点。对此韩正卿津津乐道:引大入秦工程上水14年以来,还没有出现过一次大的质量问题,还没有一个干部因为引大入秦戴上手铐(引大入秦工程是新中国水利史上规模最大的跨双流域调水自流灌溉工程,是西北的“都江堰”,它在许多方面创造了中国甚至世界水利建设的先进水平)。
“引大工程35亿资金从我手中过,有人说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我说随便去查。自古以来,优质的工程就是廉洁的工程,豆腐渣工程肯定是腐败的结果。当年制定引大入秦的规章制度的时候,有一句话因为太土最终去掉了:刀斧不入、软硬不吃—我要求不抽开发商哪怕是一根烟。引大入秦工程涉及17个地市级单位,怎么做,10章70条规章制度说得很清楚。”
“现在应该思考,地方政府、基层政府应怎样来推动预防腐败的执行。”张新平称要让预防腐败局起到应有的作用,取决于官员的素质,百姓素质,也就是说当地的“制度文化”是否能够按照制度来办事。他认为中国的法制化进程推动比较明显,但是不平衡,不同的地方差距较大。有些地方官员办事不按制度来,老百姓对制度也没有概念。“预防腐败要起到作用,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腐败漏于制度
“作秀吧!”对于甘肃成立第一个省级预防腐败局,市民田成的第一反映是这是官员“走过场”。他认为在官场潜规则已经形成的前提下,对大面积改变官员腐败的现状实在不抱太大希望。
大部分民众的看法和田成相近。在甘肃省职工大厦雄伟的建筑中,这个新的反腐机构对民众显得神秘而不可知。一市民称官员预防腐败和他这样的老百姓毫无关系,他对此没有任何看法,也没有兴趣了解。
“老百姓看到当官的就说是坏蛋,老百姓有自己的认识,但是我要说大部分干部还是好的。”韩正卿认为有些问题的结症不是在官员上,而是升迁制度出了问题。
“升迁制度要改,现在的测评在形式上好,但是不准确。”韩正卿说,“对工作要求严格的没人给你(在测评的时候)画圈,那些招待领导积极,对人‘一团和气’的却升迁。工作干得再好的老实人吃了亏,这样老实的干部就不老实了,也‘跑官’去了。你跑我跑大家跑成了风气。”
韩正卿在从政中无疑得到了大多数百姓的认可。他在武都县东江乡(现武都区东江镇)当乡党委书记的时候,带领百姓开辟了4400亩良田,时隔几十年后到村庄视察,村民自发放鞭炮欢迎。他在退休后到民乐县,闻讯而来的千民群众自发来看望这位老县委书记,而他当了8年县委书记离开民乐的时候,家产是一车砖块煤,最值钱的是一台缝纫机。“当县委书记的时候,吃不饱,我每年买1000多斤洋芋、几百斤酸菜,靠它们来维持生活。我们家孩子多,我有6个孩子,这也是一个穷的原因。”他带领群众修的水库在民乐还起着作用。
“做官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做了为民的好事不要要求回报,国家会回报给你的。我个人来说,穷还要穷得硬棒些,我这个怪脾气,很多人都知道。而现在,我自己什么都不愁,该有的国家都给我了。” 韩正卿说。
“我的日记也快要出版了,2600多万字,是我50年以来的记录。有些商人也来找我表示要赞助我出书,我拒绝和他们合作。我知道有些事情沾不得。”韩正卿分析这和他从小接受的私塾教育、个人性格有直接的关系。然而他也知道,不是每个人都和他一样。腐败无关个人而在于制度。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甘肃陇南事件促生我国首个省级预防腐败局https://www.sxdt.com.cn/show-10-11960-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