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第三次发掘:彩绘俑战车武器均现身

 2009-06-14 10:44:15  来源:华商报  编辑:同小新  关注热度: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启动 首日发现彩俑及战车

6月10日,据悉,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兵马俑一号坑将于2009年6月13日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有关专家称,本次考古发掘有望揭开秦兵马俑目前存在的许多谜团。中新社发许康平 摄

组图:秦俑一号坑迎来第三次考古发掘

这是将于13日下午开始第3次考古发掘的秦兵马俑一号坑发掘现场(6月13日摄)。

组图:秦俑一号坑迎来第三次考古发掘

6月13日, 工作人员在一号坑进行发掘工作

昨日下午1时,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在T23号探方,发掘人员身着统一服装,脚穿平底鞋,走进了发掘区域。记者在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有的用铲子、毛刷等工具细致地清理发掘,有的仔细绘图,有的喷水保持土壤湿度……因为该区域在第二次发掘时已经进行过清理,部分文物已经露面,昨日经专家细致清扫、发掘后,陶俑、陶马、兵器、战车、彩绘……纷纷露面,伴随着发掘的持续,专家推断,惊喜将会不断呈现。 历史:曾有过两次发掘

此次发掘的兵马俑一号坑是三个兵马俑坑中最大的一个,东西长230米,宽62米,距地面深约5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

秦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说,自1974年一号坑被发现以来,历经两次大规模发掘,第一次发掘2000平方米,先后出土木车8乘,陶马32匹,各类陶俑1087件,还有大量的兵器和建筑遗迹。1986年考古专家对一号坑的中部和北部进行第二次发掘,面积也达2000平方米,后因故中途停止。

疑问:缘何现在发掘?

时隔20余年,一号坑缘何今年要进行第三次发掘,吴永琪解释说,目前仅发掘了一号坑东段的局部,而中部和西部陶俑的排列、兵器的配备、战车的设置等情况,都需要进一步的发掘工作来说明;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要弄清兵马俑、战车数量的绝对数字,第三次发掘也势在必行。

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一号坑进行第二次发掘后,已经暴露出来的兵马俑等考古遗存,由于受到了阳光、灰尘、潮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这样的环境不利于文物的保护。

预期:博物馆有个五年计划

昨日正式发掘的区域位于一号坑北部东段的T23号探方区域,共涵盖一个边洞(编号G11),三个隔墙(编号为Q8—10)和三个过洞(编号为G8—G10)。这些编号是如何编排的呢?据了解,考古专家将一号坑共划分为27个探方,因为一号坑从南向北共有10个隔墙,隔墙中间的过洞站立着兵马俑。根据博物馆制订的五年计划,预计T23号探方区域将近一年完成发掘,五年左右将完成一号坑的北侧约2000平方米的发掘。

惊喜一:首现两辆战车紧密相

发掘区域到底会呈现什么样的精彩,在发掘之前备受关注。昨日在发掘现场,诸多盔甲、兵马俑都已露面,其中在G9过洞中,考古人员欣喜地发现了两辆战车,而每辆战车则由四马驾驭。

“根据目前的最新发掘情况,最重要的是在一号坑内发现了两辆四马战车‘亲密无间’,这种情况在兵马俑考古史上还是首次发现。”秦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曹玮说。

惊喜二:武士俑半面脸上有彩绘

在现场,考古人员在一尊武士陶俑身上发现了棕褐色漆皮,可能还有彩绘的残留。在进行细部清理的时候,也许能发现残存的红色颜料。从已露出地面的部分看,存在陶俑下半身都是彩色的可能。

昨晚9时,执行领队许卫红说,他们在清理陶俑时发现了彩绘,在G9过洞的兵马俑残件上,出现了彩绘,在一盔甲的胳膊位置有红色的彩绘。在G10过洞,一尊武士俑保存较为完整,发髻清晰可见,面容祥和,还留着八字胡。考古人员在清理该武士俑的脸部时,发现半面脸上存有大面积彩绘,让人十分惊喜。随着进一步发掘,陶俑身上出现彩绘的可能性比较大。

许卫红说,虽然一号坑经过水淹、火烧,完好的彩绘俑出现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是在一些高级将士陶俑身上,出现彩绘还是十分有可能的。

秦兵马俑博物馆吴永琪馆长介绍说,这两个彩俑的发现预示着一号坑可能存在大规模的彩俑军阵。

惊喜三:彩色漆木环有红绿色彩

在T23号探方西南侧的隔梁上,许卫红和其他考古人员轻轻铲去浮土,突然,一个巨大的圆形漆木环让所有人惊喜万分,因为它上面还残存着点点滴滴的红色与绿色彩绘,时隔千年,彩绘色彩依然亮丽。

“没想到能发现彩绘,”许卫红说,木环呈圆形,直径达60厘米。看到了彩绘,考古人员立即向上面喷洒保护液,将彩绘加固,以确保色彩不会因遇到空气而消失。随后,考古人员用薄膜将木环盖了起来,许卫红说,彩绘的保护技术要求十分高,他们在现场进行加固后,会将木环连同木环下面的土一起用石膏打包,将木环提取到实验室进行保护。

惊喜四:青铜箭镞依然锋芒显露

在木环附近,一支长10厘米左右的箭头显得格外扎眼,许卫红解释说,这是当时士兵们射箭用的青铜箭镞,记者发现,青铜箭镞虽然历经地下掩埋的千年沧桑,却依然显得锋利无比。

据专家分析,一号坑所发现的兵器万余件,有柳叶刀、箭、剑、戟等各种兵器,青铜箭镞的发现,预示着该区域还将有更多的兵器呈现。

惊喜五:预计将有150余件陶俑

考古成员刘占成说:“目前,在G10过洞还没有发现战车,根据以往探方内的兵马俑排列的分布推断,T23号坑下预计有兵马俑150件左右、两驾马车和八匹战马。”

据介绍,兵马俑坑是一个个庞大的土遗址群,坑壁是用夯土筑起来的,土遗址风化后很容易出现倒塌现象,除兵马俑表面的彩绘保护外,秦俑的土遗址保护、防霉菌技术、修复方法工艺也在近年来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技术都将最大化保存已有信息。

周铁说,在此次发掘过程中,一些漆器、有机物、彩绘等将会得到有效保护,人们将来可以看到更多的色彩。

惊喜六:发掘将可长期现场观摩

吴永琪说,一号坑第三次挖掘期间,游客参观不受影响,对中外人士开放发掘现场,这种边发掘边开放的形式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不仅可以让人们看到各种遗迹遗物出土时的现状,而且可以使人们了解考古发掘工作的过程。在未来几年的发掘期间,游客均可以观看到发掘过程。据《华商报》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0-12502-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