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卫星入发射区 探月首选明日

 2007-10-23 20:51:34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sxdt  关注热度:

四川在线10月23日报道 昨晚8时,国家航天局发言人宣布,“嫦娥一号”卫星以及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计划10月24日至26日择机发射,首选发射窗口为24日18时左右。据介绍,嫦娥一号卫星以及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目前已转入发射区,卫星和火箭已完成总检查,各项测试正常,满足技术条件要求,计划于10月24日至26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首选发射窗口为24日18时左右。

根据飞行计划,嫦娥一号卫星在成功发射后,将在地球轨道上经历3次调相轨道变轨,预计于10月31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奔向月球。11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经历3次近月制动,进入127分钟工作轨道。11月下旬,卫星将传回第一张月球图像。此后,卫星将继续工作1年时间,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

国家航天局发言人表示,此次发射活动已邀请了部分国外航天局的代表现场观摩。

三号发射塔

西昌基地

2.5公里外为火箭“体检”

“我们的技术人员现在可以在2.5公里之外为火箭进行全身体检,完全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参与发射工作有关工程师介绍,由于地面测试设备和远程测试设备之间可以用光纤连接起来,前端检测设备可放置在发射架下面。平时测试时有技术人员操作,但火箭发射前半小时,技术人员全部撤离发射现场2.5公里之外的安全区域,仍可对火箭进行远距离测试“体检”。


记者了解到,截至昨天下午,已经有大批专家赶到西昌。几乎每天都有从成都飞到西昌的专家包机,而回程机票中相当大一部分也被专家团预订。仅仅是专门研究“嫦娥一号”在飞行期间发回的所有数据,就涉及来自全国80所大学和科研院所的122位专家。

万事俱备天空放晴

早上8点,记者便感觉到窗外的阳光透进房间。拉开窗帘一看,天空已是一片蔚蓝,“太阳公公”躲在几层云团后,小心翼翼挥洒着阳光。在这种天气下,站在牛头山或奔月楼,可以清晰地看见发射塔的全貌。记者驱车前往卫星发射基地。当汽车驶入金星村后,记者爬上牛头山观测点。牛头山上已有几家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搭起摄像架开始拍摄。

记者访谈今晨加注火箭燃料

昨天,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总工程师程静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集体采访。谈到此次“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工作,程静总工程师说,“整个基地内部有4000多名工作人员参与此次发射工作。”

谈到时下众人最关心的火箭发射程序问题,程静说,目前,前两个阶段的技术区的测试准备和综合检查测试工作已完成,现在进入火箭加注阶段。他解释道,常规燃料预计在今天早晨加注,一般需要6个小时,这意味着发射进入了36小时倒计时。加注前有一个对个别系统的健康检查,确保各项功能正常;23日加注工作完成,24日凌晨6点进入负12小时程序,在这个程序里也有健康检查,叫做“射前功能检查”;各项检查显示正常后进入负8小时程序,负7小时的时候加注液氧,其温度是零下197℃;负5个半小时加注液氢,其温度是零下253℃。由于液氧液氢温度非常低,极易挥发,加到一定液位后保持不停补加,一直到发射前。

整个发射过程当中,什么时候最紧张?程静告诉我们,最紧张的时间是负2小时。“大家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各种口令发布就是从这个时间开始。”

昨天下午6时,各有关方面举行了“实战演练”,除了点火发射外,完全按照发射实际情况演练,以检测所有系统设备和相关措施的可靠性。

记者行动探访发射指挥控制中心

对于每个人而言,大脑是尤为重要的。那么,“嫦娥一号”的“大脑”又是哪里呢?昨日中午,记者探访“嫦娥”卫星发射时负有“大脑”使命之一的地点———西昌卫星发射指挥控制中心。下午1时许,记者来到卫星发射指挥控制

中心,大院和大厅门口各处都有警卫站岗。偶尔有外来人员来访,也必须经过严格的登记才能进入。

记者被值勤警卫“无情”地挡在了门外,只得在大门外“守株待兔”。30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在经过3个多小时的等待后,终于看见一名身穿军服的军人从大院内走出。记者急忙跑上前去,拦住这名男子。招架不住记者的再三央求,他终于开了口。他告诉我们,这幢大楼共有三层,一层和二层分别是指挥中心和控制中心,三楼则为办公区域。“指控中心大厅内有一块50平方米的大屏幕,在发射当天会同步直播“嫦娥”奔月的情形。当“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时,大屏幕将分成三个显示区域。中间区域显示图像,两边区域则显示相关的数据。当火箭飞入云层前,屏幕上显示的图像则是实际跟踪拍摄到的火箭画面,而当火箭飞入云层无法监测后,大屏幕将显示三维立体图像,模拟火箭飞行情况。

而与大屏幕相对的则是3排座位,每排座位都有10多台电脑。距离大屏幕最近的一排是技术人员操作区。第二排是基地的测控和气象方面人员的操作区。第三排是指挥决策区,卫星发射时,基地总工程师、司令员都将在这里指挥发射,做出一系列决策。

记者扮老农露了马脚

从牛头山返回时,记者与一群卫星发射基地的工作人员巧遇。工作人员称,23日开始,从距离发射基地11公里以外的漫水湾镇就要开始进行封闭了。不仅如此,到时,相关部门还会在发射基地周围设立11公里长的警戒线,并且出动警犬进行巡逻。

为了得到更多的内部消息、拍到几张精彩图片,一些媒体开始出“怪招。”昨天,一家来自上海的媒体记者为了到八一观景台拍摄照片,躲进当地村民一辆满载稻草的卡车内,希望混过关卡。岂料,在拍完图片下山的途中,这名记者就被值勤的人员从稻草内“请”了出来。下午,北京一家媒体打来电话,告知他们的摄影记者装扮成老农,结果一口外地口音,立即让该记者露出马脚,也当即被“请”了出来。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9-2872-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千兆入户暖平城!大同联通“无忧宽带”五项承诺重磅启航

千兆入户暖平城!大同联通“无忧宽带”五项承诺...

5月1日,大同联通在平城区凯德世家小区广场举行"无忧受理·千兆畅享"专项行动启动仪式,以"三颗心·五项承诺"构建新型数字服务体系,拉开了"让千兆网络走进千家万户,让数字红利温暖平城百姓...更多

2025-05-03 17:56:59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