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重民生—左云县推动和谐发展纪实

 2009-03-29 09:25:08  来源:大同新闻网  编辑:同小新  关注热度:

    以农民幸福增进社会和谐,以民生改善推进社会和谐,以民主施政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左云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的原则。在推动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进程中,该县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关键,全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建设,让发展成果普惠广大人民群众,和谐春风劲吹城乡大地。
乡村公路四通八达 城市建设亮点频闪

    交通兴,百业旺。近年来,通过高标准、大力度的公路建设,便捷的交通已成为左云的一张“名片”。该县累计投资34133万元,完成村通水泥路(油路)1142公里。四通八达的县、乡、村公路,既方便了群众出行,也为县域经济的转型崛起提供了有力保障。据统计,该县每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近90公里的县乡公路,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

    规划上的高起点,投入上的大手笔,同样是左云县城市建设最大的亮点。2007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倾听民声、顺应民意,经过反复论证,一个以县城东延、南改、西整、北扩为总体布局,提质扩容、拉开框架,展开南北两翼,全面整体推进,启动旧城成片改造,搞好新区开发扩建,打造“一桥飞架南北,一河贯穿东西”新县城的宏伟构想在该县决策者中形成了共识。

    思路决定出路。近两年来,该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高达24530万元,相当于前30年的总和。投资近1亿元的十里河县城段治理工程已全面完工,砌筑防护堤坝2.8公里,土方填筑20万立方米,完成绿化52.7公顷,建成亭、榭、喷泉、雕塑等园林设施30多处;投资2153万元的东西南北大街改造工程,改造东西街1514米、南北街1658米;投资5406万元的东山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完成广场铺设27800平方米、道路硬化5000平方米、绿化11万平方米,亭、台、道、桥全面配套;投资5669万元的东外环路开通工程全长4560米,有力地缓解了县城的交通压力。

农业发展农民殷实 新农村建设凯歌高奏

    近两年来,左云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为着力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整建并举、协调推进”的思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县农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该县以农业产业化、特色化为方向,全力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县重点建设了管家堡、张家场、三屯、云兴和小京庄等5个杂粮基地,确保优质小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同时重点建设了三屯、管家堡两个饲草饲料加工企业,加快标准化牛、羊养殖小区建设,建设张家场乡、鹊儿山镇、管家堡乡等3个规模较大的养猪场,扩大小京庄、三屯、张家场等乡镇的养鸡场和獭兔、蓝狐、孔雀等特种养殖规模,全县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人均达到800多元。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民幸福指数持续提升。该县以“四化四改”(硬化、绿化、亮化、净化,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为重点,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县投资11343万元,新建、改建村通水泥(油)路,使219个村通了水泥路;投资1330万元进行村庄绿化,平均绿化率由过去的6.1%增长到42.6%;投资165万元安装路灯833盏,31个村街道实现了亮化;投资621万元为店湾、水窑等7个乡镇19个村的9900人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投资26.5万元新建了10个农村便民超市;新建和维修村卫生所26个,建立文化活动室31个,有9个村实现了有线电视入户。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教育卫生争创一流

    民生为先,民生为要,民生为重。近年来,左云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推出了一系列富民强县的举措,初步构建起民生、民安、民和的大保障体系。

    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左云县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逐年递增。仅2007年,该县就拿出3.12亿元,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涉及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件件实事办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该县通过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大保障体系。全县城镇居民累计有2537户5764人纳入低保范围,占总数的12.4%;探索建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全县4500多特困人口、230名五保对象定期发放生活保障金,初步实现了应保尽保;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到9.4万人,占农业人口的98.8%。

    教育和卫生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近年来,该县着眼于创建全省先进、全市一流的教育强县,扎实抓好教育工作。去年,全县筹资2000多万元,对要达标的62所学校进行硬件配套,使全县教育装备水平实现了新跨越,达到了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评估验收指标体系标准。他们还建立完善了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和“两免一补”经费保障水平。为了加快卫生事业发展,该县近年来累计投资4800多万元,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了多排螺旋CT、彩超等先进设备,改扩建了6所乡镇卫生院,完成了30多个村级卫生所升级达标建设。今年,该县又计划投资上千万元,实施县医院改造工程。

    和谐发展,换来的是民心顺、士气旺,也必将换来左云更加美好的明天!    (记者 李宏斌 卢勇杰 苑捷)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9-6614-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更多

2024-06-02 18: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