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正是阳高杏成熟的季节。杏林成景、甜杏飘香的绿苑山,戴着草帽的杏农一沓一沓地数钞票,开着小车、大车的客商一车一车的买杏。阳高杏好吃,但阳高杏农更看重被一般人丢弃的杏核。因为阳高人已把这颗小小的杏核做成了上亿元的大产业。
日前,记者在大同市阳高县王官屯镇绿苑山经济开发区大同市绿苑饮品有限责任公司看到:车间内伴随着现代化流水生产线的飞速运转,一罐罐杏饮料经过各项程序,打包成箱运往销售车间;公司院内,一辆辆运送产品的车辆络绎不绝。公司董事长任富告诉记者:当前,公司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近日的成都糖酒会、北京洽谈会又拿回2200万元的订单,今年鲜杏的收购价不但没有跌,反而每公斤增加了0.5元。
成立于2005年9月的大同市绿苑饮品公司是阳高县晋西北“两区”项目,设计总规模为年产8万吨杏仁露、2万吨脱苦杏仁,投资规模为1.57亿元,年销售收入为7.1亿元,实现利税1.8亿多元。目前生产的“杏韵”牌杏仁露、杏韵咖啡已在华北地区100多个县市上市,带动当地杏农亩产增收1800元。
不让老百姓守着宝贝受穷
阳高县自古就有种植杏树的传统,尤其是近年来,该县抓住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机遇,集中连片发展“两杏”经济林,把杏树作为全县一大支柱产业,以此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到目前,全县杏树面积达10.91万亩,年产杏产品2600万公斤。
该县在王官屯镇、狮子屯乡等乡镇发展杏树种植以来,农民种杏的情绪高涨,每村几乎有几百亩,有的甚至达到上千亩,全县的杏树发展受到人们关注,种杏树也成了阳高人的骄傲,杏树被誉为阳高县树。可在2004年由于市场、信息闭塞等原因,杏农卖出的杏花每公斤1.6元,杏每公斤2元,许多时候还面临烂掉,卖不出的局面,严重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全县杏树的种植面积不断锐减。
杏树的坎坷遭遇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阳高籍在外人士任富。任富当过工人,搞过运输,做过煤老板,在当地小有名气。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他品尝过辛勤劳作而无所收获的痛苦滋味,知道农民急于摆脱贫困的迫切心情。“不能让老百姓守着宝贝受穷,不能让杏树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看着杏农们一个个面对增产不增收的现实在哀叹,任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何不自己办个厂子,把当地盛产的杏、杏核加工成饮料,推向市场,既可以解决自己企业转型问题,又可以解决当地杏产品销不出的现实,何乐而不为。
决心下定之后,任富利用两个月时间,对全国杏产品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很快,他与阳高县领导共同决定在阳高王官屯镇绿苑山经济开发区上马大同市绿苑饮品有限公司,建一个全省最大的集植物蛋白及果蔬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
那年任富毅然投入200万元资金加工杏仁,意在回报家乡。在上级领导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期工程投资2200万元,于2005年11月完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国产设备生产线两条,年生产杏仁露2万吨。
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
公司作为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致力于农业科技和农产品的开发生产,坚持走龙头带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模式。2005年11月,当第一批杏仁露、脱苦杏仁、杏肉榨汁等产品问世后,大家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随着大批量生产,前来定货的客商络绎不绝,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公司加工出杏产品,让贫困县种杏树的农民看到了希望。
由于产品畅销,供需矛盾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必须扩大生产规模,把企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任富在董事大会上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其他股东的响应。要想扩大生产规模,谈何容易?资金就是个问题。
为解决资金难题,每位股东都把各自的家底拿了出来,但缺口还是很大,他们就找金融部门帮助,公司从2005年8月开工到目前,任富自己投入7500万元,争取国家扶持资金2000万元,农村信用社贷款2500万元,使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创业阶段,每位股东身上背负着几百万元的外债,但为了企业的明天,他们无怨无悔。在他们的多方奔走之下,第二期工程投资9800万元,建设进口饮料生产线四条,年生产杏仁露6万吨,于2007年10月底建成投产;三期工程投资3700万元,去年底完工。项目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达到7.1亿元,年利税18553.7万元,年利润实现13315.9万元,带动了104个村2万户农民发展“两杏”种植,户均收入8000元,实现了财政增收,农民致富。
“杏价高出鸡蛋价,农民心里比蜜甜”这句顺口溜道出了当地杏农的真实心情。阳高县朱家窑头村农民朱聪明,上午在当地绿苑饮品公司做工,下午回地里务农。“自从建了这个厂,杏的价格从每斤8角涨到了3元。”朱聪明说,他现在月薪千元,加上10亩杏子卖8000元,年收入2万元。
建成一流企业回报社会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将绿苑饮品有限责任公司列为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成为阳高县获批的8个“两区”开发项目之一,更令企业上下信心倍增。
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任富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科技、高质量,进一步健全了各项管理和利益分配制度,在经营过程中,统一采购供应、生产标准、品牌、包装、销售和产品认证,企业运转十分规范。同时聘用著名的大同籍生态歌手阿宝为产品形象代言人,专门拿出150万元费用,依托中国食品研究院,不断研发新产品,目前已经研发了10多款新产品。
2008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1.5亿元。绿苑产品覆盖了全国的主要城市,在北京设立了销售总部,全国设立14个办事处。产品走向了全国,创下了“杏韵”品牌。公司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始终把“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父老乡亲”作为最主要的经营理念。
几年来,每逢年终岁尾,任富都要慰问当地最贫困的群众,替党和政府分忧,去年春节前尽管受国际金融风暴影响,企业销售遇到了重重困难,但公司仍拿出5万元钱,价值1万多元的优质产品,一户户送给了当地最贫穷的孤残人和敬老院老人。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企业拿出价值60万元的物资救助灾区人民。此外他们每年还要拿出5万元资金资助贫困学生和困难户,尽自己对社会的责任。“真的太谢谢你们啦!祝你们企业越办越好。”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八旬老人刘进义,代表光荣院老人接过慰问品和慰问金道出了肺腑之言。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一颗杏核做大的亿元产业——看大同市绿苑饮品公司的龙头效应https://www.sxdt.com.cn/show-9-7964-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
-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更多
2024-06-02 18:04:50